个碧石铁路再焕新生——记一次米轨版联调联试
背景
对于滇越铁路许多人都比较熟悉,而作为云南首条民营资本建设的铁路——个碧石铁路,经过无数年的改变已经失去了其本来的样子。所谓个碧石铁路,曾经以碧色寨为节点,修筑的连接建水石屏方向、个旧方向的寸轨铁路支线,主要为了运输锡矿,在碧色寨与滇越铁路进行寸米轨换装,除鸡个段外,整条线路虽为寸轨却按照准轨的界限标准修筑。1970年,在碧色寨至蒙自铁路拆除后,个碧石铁路全面换轨成米轨,并西延至宝秀,全长143公里,称蒙宝铁路。1990年后,寸轨鸡个铁路停运,并逐渐拆除,原个碧石铁路网仅存下蒙宝线。1956年开始勘探,在1969年全线贯通的草官支线作为蒙宝铁路和昆河铁路的联络线,和蒙宝线一起组成了后来的滇南米轨支线网络。
蒙宝线东起蒙自站,西至宝秀站,连接起建水、石屏两大节点,东西向深入红河州腹地。作为滇南物资的周转和锡矿外运的重要铁路,蒙宝铁路在云南铁路史上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大部分区段修筑时间较早,仅在滇越铁路通车后十余年间便修筑完成,线路修筑风格等也颇具特色,各个小站的站房在借鉴成熟的法式站房的基础上,也结合了当地的传统民居的特点。2003年起,昆河线全线客运停办,蒙宝铁路也不例外,随着客运停办,维持线路运营的业务仅剩下货运。2010年起,蒙宝线图定货物列车逐渐停运,除偶尔的部分路用、临挂小运转外,铁路已经逐渐悄无声息。2013年,准轨昆玉河铁路玉蒙段开通,连接玉溪、通海、建水、鸡街、蒙自,加上已经成熟的滇南高速路网,蒙宝铁路结束了自己的使命,全线停运,车站封存。
2015年建水地方政府、米轨保护开发公司和昆明铁路局三方共同合作在原蒙宝铁路建水——团山乘降所区间开行旅游列车,拉开了云南米轨铁路保护的新篇章。为开发运营建水米轨旅游列车,团山乘降所新扩建一股道,便于机车换向,沿途各个站点也进行了翻修和新建,全程约13公里。开通后的数年间,在旅游宣传的带动下,建水旅游车日益火爆,在近些年的许多黄金周旅游旺季,甚至出现了连站票都售卖一空的情况。旅游车的出现带动了红河州旅游业的新发展趋势,开远之后也开通了开远——大塔的米轨公交车。
2020年初,石屏地方政府和昆明铁路局正式对石屏至建水米轨恢复项目进行合作,意在依托于异龙湖畔的优美景色,恢复石屏——团山段的米轨铁路用作旅游开发。2020年4月起,铁路恢复、站房改造项目开工,在之前,铁路列车机辆的改造也在开远进行。6月27日,改造竣工的机辆在开远北场——十里村段进行了验收运行,并利用公路吊运至石屏站,29日,DF21-0006在石屏鸣响了久违的汽笛,十余年后,石屏人民再次喜迎火车的归来。


简介
在阐述联调联试过程之前,本节对石屏旅游车的运行概况做一个简介。和建水、开远米轨列车相同的一点,石屏车同样采用带双司机室的DF21机车(0006)进行运行,涂装为橘红色,至此建水(DFD21-0008)、开远(DF21-0012)、石屏(DF21-0006)占据了三台DF21机车,涂装分别为黄、绿、橘红,加上原始涂装,仅生产了12台的DF21机车便拥有了四种涂装(注:DF21-0001涂装与其他车辆也不相同,这里不做严格讨论)。和曾经昆明采用DFH21机车运行客车不同,这三地均采用换端方便的DF21,猜测有几个原因:首先三者运行区间基本不具备单司机室机车换向条件(而昆明王家营和昆明北都可以供DFH21换向);再者,开远、石屏车的运行区段涉及瞭望不足的山区铁路;还有,开远、石屏车的运行区段坡度都不少,玉林山展线最大坡度千分之二十以上,异龙湖区段最大坡度千分之十五。

石屏——团山段涉及的原蒙宝线的车站和乘降所有:石屏——吴家庄——大水——仁寿村——坝心——四家——下坡处——团山,虽然当中许多在2013年封线前便停止使用了,但是沿线保留的站台、站房都是其存在过的证据。恢复后开行的旅游车设置车站:石屏、仁寿村、龙井(新建,异龙湖乘降所)、坝心、团山。
车辆上看,和建水旅游车一样均是由P31改造而成,分为PG1(硬座、软座车)、PG3(带展望台的硬座车),编组暂定为PG3+5PG1+PG3。但车厢内部布置和建水有较大不同,尤其是这个车采用类似于动集车的窗户布局,无法开窗。车厢编号跟在建水车之后顺序编号。在PG3车厢还将设置吧台,部分车厢还设置洗手间(还在安装)。





机辆在开远试验后便通过吊装公路运输至石屏站,由于雨过铺至建水间的蒙宝线已经彻底中断,不具备行车条件,修复后的石屏建水段还没有走过车,机辆抵达石屏编组后,便开始了“联调联试”之旅,为了测试线路条件和运行条件,便于后续的改造施工。后文按照时间顺序进行阐述。
DAY1 单编组运行——石屏至四家——线路整改
2020年6月29日早晨,随着一声鸣笛,DF21-0006挂着一节PG3从石屏站开出。时隔七年后,列车再次行驶在石屏城中。由于沿线许多地方都被村落包围,电线、木桩等障碍物非常多,即使铁路修复了,但是许多侵入界限的东西依旧阻挡着列车的行驶。从石屏发车抵达仁寿村,十余千米的路程耗时三个多小时,我驱车从开远赶来,终于在仁寿村站见到了缓缓驶来的列车。仁寿村的村民纷纷驻足铁路边,好奇的看着龟速的列车鸣笛驶过。


列车缓缓驶离仁寿村站,前方是蒙宝铁路跨越国道的一处道口。在蒙宝线停运后,该处道口便被水泥掩埋了,这次恢复后,是第一次有列车驶过繁忙的国道。列车在村口停车,随车人员拿着信号旗下车指挥列车通过道口。列车走走停停,这个道口旁的山头可以看到美丽的异龙湖,车上许多人拿着相机和手机走下车,想在道口边捕捉下此刻。




列车走走停停,一路上清理着电杆和电线,抵达坝心镇时,已经是夕阳西下了。坝心镇穿越许多小村落和建筑边,运行时速更慢了,司机小心翼翼的瞭望,仔细观察线路周边有无异物。我开车追到坝心站建水端附近的村落,等待了足足半个小时,列车才慢慢开过来,随后列车驶入鸡石高速的另一边。

穿过四家,前方线路进入建水地界,但是由于车上建水方面的人员不在,继续往前开难以处理沿线的电网,加上天色已晚,司机和工程师决定停靠四家村乘降所。得到消息后,开车抵达四家村,列车停靠四家村后,车上人员下车休整几分钟,随后一声长鸣,倒推着列车返回坝心站停车。




DAY2 首次全线拉通——团山相遇——跟车视角
2020年6月30日早晨,跟随调试人员和跟车媒体抵达坝心站,从这里登上列车,车上还坐有工务、电务、车辆等各个相关的工作人员。一声长鸣后,列车缓缓开出坝心,正值清晨,车站早就废弃的站台货场上全都是围观的村民。开出后不久,前一天调试时发现的电线依旧在那里,列车停车检查。其实这一路上有许多处都是需要人下车拨线,列车才能通过,车上都备有两根长竹竿,每次停车前后各一个人负责给手信号发车停车。



个碧石铁路含隧道18座,编号是从鸡个支线开始的,其中鸡个铁路2号隧道692米是云南最长的窄轨隧道。和滇越铁路相同,种类上有傍山隧道和路堑对称式拱形明洞两种,洞门设计也与滇越铁路的欧式相仿,隧道编号除鸡个支线用阿拉伯数字标示以外,干线上都采用汉语数字标示,其特征就是将隶书的大写汉语数字阴刻在洞门上。


穿过桥隧,列车依偎在泸江河的怀抱中,最后一起进入团山古村。距离团山站已经很近了,但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出现了 ,由于机缘巧合,建水旅游车很快也要停靠团山站,但是由于团山仅两股道,两车都需要股道进行转线换向,必须有一个车进行避让。抵达团山站前,石屏车意料之中机外停车了(虽然这里没有信号机)。
即使机外停车,但是借助于长焦的视角,也可以欣喜的拍到两台走向相同命运机车的合影。2015年,DF21-0008担当完20007次列车任务后改造涂装,之后自行回送抵达建水,从此扎根于此。2020年,DF21-0006也来到此处,陪伴已经在此工作五年的8号车。两台车的相遇,也意味着石屏至建水段全部贯通。1936年,个碧石铁路临屏段作为最后完工的一段贯通,而多少年后,风雨变化,原本已经埋入荒草中的临屏段又作为蒙宝铁路以及云南米轨保护的第一批,再次出现在红河大地上。



列车在团山停靠不久后,便换向往石屏方向开出了。由于来时许多线路都已清空,列车运行速度快了许多。从列车视角往外看,得以发现和在公路上拍摄截然不同的感觉。








列车于下午三点多抵达石屏站,但是根据编组,两节PG3应该位于两端,但是修复的石屏站供机车换向的仅有两股道,为了使得本次调试的PG3能位于列首,列车在道岔前停车,机车摘挂进入二道,我们所有人下车手推这节PG3进入一道。机车再从二道转一道将PG3推进编组。


DAY3 满编组试运行——热闹首发
2020年7月1日早晨10时,石屏站站满了围观的群众、媒体记者及首发的乘务员队伍,今天作为7节满编组试运行的首次,列车上聚集了诸多媒体和领导。今天首发试运营,比前两日都高级很多,机车联控也搭建起来了,车次定为“观光1/2次”,司机跟随列尾手信号和联控信号发车。鸣笛发车,列车缓缓驶出石屏车站,一路上吸引了无数人驻足观看,这趟被石屏定义为“状元红”的列车,还没正式运营便已经做足了宣传。
纵使经过了前两天的调试拆线,还是有一些地方的网线电线侵入着界限,仍需要人手工下去用竹竿拨开以供列车安全通过,这也为拍摄提供了许多便利,趁着列车停车,也可以抓紧时间下车拍两张,这是正式运营后不会拥有的机会。







列车在四家所乘降所临时停车,供车上的人员休整。刚好下了一路的雨终于停歇,闷热也被冲刷干净。


十二点半,列车缓缓抵达团山站,由于建水旅游车已经发车离开,列车直接进入一道停靠后换线。红河的雨淅沥沥的又下了起来,路边的水牛早已适应了这里的气候和火车的来来往往。红色的列车缓缓停靠在荷塘边,静静等待着返程时刻的到来。



返程的路并无变化,还是有些许电线未能清理干净,路边工务段的在抓紧时间施工,他们将更换蒙宝铁路的里程标,将替换下的废旧枕木清理干净。鸣笛声穿越村落和小镇,夏日的风吹拂在脸颊,今天的首发还算十分顺利。




下午六点,列车终于返回石屏站,摘挂转线后再次恢复了平静。至此,连续三日的调试工作便已经结束了,剩下的还有许多问题和工作需要解决和完成。石屏站正在改造,老站房已经搭上了脚手架,未来这里将成为一个小型的博物馆,用于讲述个碧石铁路的历史。旁边的三道作为机车检修线还停满了轨道车,施工还未完成。之前的售票厅也重新装修准备迎接旅客。




展望
根据官方的消息,列车预计于当年十月份(可能是国庆节)正式对外开通运营,票价应该和建水小火车持平。大家看看里程:石屏(K131)——团山(K103),看起来比建水的要长出不少,而且沿途异龙湖和桥隧风光也是不错的卖点。很多人和我说,旅游列车失去了灵魂,其实你这么看,没有这几个旅游车,蒙宝线的命运将会和已经消失的鸡个线一样,彻底消失在群山中,几乎留不下多少痕迹。借助于地方发展旅游的机遇,蒙宝线得以再焕新生,也是一个难得的好事情。未来滇越铁路也难以避免的走向停货的命运,旅游般的动态保护其实也是一个归宿。
感谢原作者:新浪微博 天策恒星
个碧石铁路再焕新生——记一次米轨版联调联试:等您坐沙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