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2020即将远去的背影——成昆铁路金沙江段合辑

拉鲊,地处四川省攀枝花市,与四川省凉山州会理县隔江相望,也是当年诸葛孔明“五月渡泸,深入不毛”的渡口。蜀汉大军平定南中的往事早已远去,如今的鱼鲊-拉鲊渡口早已黯淡下来,归于和谐宁静。自三堆子初遇,成昆铁路与金沙江已经伴行了约三十公里,通过位于攀枝花-迤资区间内的局界口,由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公司进入昆明局集团公司管内。

纪念2020即将远去的背影——成昆铁路金沙江段合辑
拉鲊站及会理鱼鲊大桥

金沙江上会理鱼鲊大桥的建成通车,周边工厂的物资得以汇聚到成昆线迤资、拉鲊站转为铁路运输,而从这里继续往南,两边山势逐渐收紧,铁路将深入壮美的金沙江峡谷之中。
(随着成昆复线扩能改造永广铁路通车,同时考虑到乌东德水电站蓄水导致攀枝花~元谋部分路段被淹没的影响,2019年成昆铁路南段更名为元昆线,但里程仍以成昆计,本文仍将涉及的老线部分保留 “成昆线”的称谓,特此说明)

纪念2020即将远去的背影——成昆铁路金沙江段合辑
从江对岸的凉山会理遥望拉鲊

金沙江河谷属于典型的干热河谷,气候炎热少雨,生态条件恶劣,水土流失严重,荒山荒地全是裸露的红土,森林真覆盖率不足5%;同时,气流翻过山脉后在东侧下降的过程中气温会逐渐升高,形成干热风。因此,汛期外的金沙江河谷,搭配工程奇迹的成昆铁路,无论你是否是铁道迷,都很容易被这番壮美景色所震撼。

纪念2020即将远去的背影——成昆铁路金沙江段合辑
傍行金沙江

出红卫隧道后,铁路两旁出现一对“姊妹村”——上疙瘩和下疙瘩,并在下疙瘩村旁前进隧道成都端外设上格达乘降所,这座隧道的另一端则是花棚子站。成都端的洞口可谓摆足了气势,“三面红旗”与红五星的高坐于顶,门联标语则已经被抹得难以辨认,但总体上看依然“革命气势不可阻挡”。

纪念2020即将远去的背影——成昆铁路金沙江段合辑
纪念2020即将远去的背影——成昆铁路金沙江段合辑
纪念2020即将远去的背影——成昆铁路金沙江段合辑
前进隧道成都端外的上格达乘降所
纪念2020即将远去的背影——成昆铁路金沙江段合辑
纪念2020即将远去的背影——成昆铁路金沙江段合辑
花棚子站

花棚子站(K784+308)沿用的是周边村庄的名称,整座车站有近三分之一位于高架桥上,车站地处河谷的平缓开阔地带,海拔1007m,在乌东德水电站蓄水后金沙江975m水位之下,在水电站全面下闸蓄水后,花棚子站得以在陆地上幸存,淹没区段完全浸入金沙江后,花棚子及其以北的拉鲊、迤资车站将划归成都局西昌车务段管辖,成为攀枝花延伸而出的支线,但考虑到花棚子没有货运装卸作业,没有作为支线终点的必要,可能面临荒废或撤销的命运。

纪念2020即将远去的背影——成昆铁路金沙江段合辑
列车通过花棚子站

花棚子两端是前进和红光两座隧道,红光隧道的昆明端有铁道兵壁画,还有毛语录壁刻,继续南下,成昆铁路第四长的莲地隧道豁然眼前,莲地隧道曾经也悬挂有巨幅标语但如今已撤下,昆明端紧接鱼洞乘降所的洞口曾挂联“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出自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纪念2020即将远去的背影——成昆铁路金沙江段合辑
纪念2020即将远去的背影——成昆铁路金沙江段合辑
红光隧道昆明端的壁画标语)
纪念2020即将远去的背影——成昆铁路金沙江段合辑
莲地隧道平行导坑内满墙标语
纪念2020即将远去的背影——成昆铁路金沙江段合辑
莲地隧道昆明端旧照

这条在火红年代举全国之力修筑的钢铁大动脉,沿线振奋人心的标语同样给人以强大的感染力,当年在长征精神的激励中,铁道兵战士凭借“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顽强毅力,创造出激励中国铁路数十年的“成昆精神”;三线建设,成昆铁路成为重中之重,半个世纪后的今天,这条铁路依旧震撼着世人,重读沿线那些标语,追忆毛泽东笔下的壮作名篇,在涛涛的金沙水拍声里,长龙轰鸣,直抵心扉。

纪念2020即将远去的背影——成昆铁路金沙江段合辑
新江棚洞上方的石刻标语

经第四长隧苦拉山下,撼人的巨幅石刻标语“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依旧清晰,为防范塌方落石侵线,2009年与此增筑了新江棚洞,将新江车站(K798+311)建于桥上的一半防护起来,这样的“无心插柳”反而造就了风景一绝,棚洞也成为新江站的亮丽名片。

纪念2020即将远去的背影——成昆铁路金沙江段合辑
壮观的新江棚洞群

“南新江,北沙马”,说的正是成昆线南北段上最偏僻的两个车站,“沙马”指的自然是成昆北段的沙马拉达站,另一个正是背靠金沙江的新江站,建站半世纪,至今不通公路,与世隔绝、人迹罕至。

纪念2020即将远去的背影——成昆铁路金沙江段合辑
纪念2020即将远去的背影——成昆铁路金沙江段合辑

在成昆线金沙江段,经常能看到野生蛇类的活动迹象。新江至师庄区间约八公里,地处成昆铁路金沙江段最狭窄温热的区域,车站人员的活动为老鼠等动物提供了植被、食物等生存条件,而靠近江水植被相对较好,成为金沙江段蛇类出没最多的地区,笔者曾打算独自徒步,奈何刚刚出发便和眼镜蛇遭遇,出于个人安全考虑只得作罢。

纪念2020即将远去的背影——成昆铁路金沙江段合辑
铁路旁的一具蝮蛇尸体
纪念2020即将远去的背影——成昆铁路金沙江段合辑
纪念2020即将远去的背影——成昆铁路金沙江段合辑
银丝岩隧道昆明端
纪念2020即将远去的背影——成昆铁路金沙江段合辑
纪念2020即将远去的背影——成昆铁路金沙江段合辑

穿过2857m的银丝岩隧道便是师庄车站(K806+500),这也是成昆线在四川省境内的最后一站,南端接师庄隧道,其昆明端出口处就是四川省与云南省的分界(成昆线K808+011),山顶公路在此段有“川滇界”牌,而铁路上并没有什么省界标识。在师庄与大湾子站(K817+164)区间有众多棚洞,只因位于区间内,不如新江站棚洞探访方便,名气略小些。

纪念2020即将远去的背影——成昆铁路金沙江段合辑
纪念2020即将远去的背影——成昆铁路金沙江段合辑
纪念2020即将远去的背影——成昆铁路金沙江段合辑
师庄是成昆线在四川省的最后一站
纪念2020即将远去的背影——成昆铁路金沙江段合辑
看守点的工作简单枯燥,好在山水相陪

流经攀枝花后再度进入云南的金沙江,在川滇交界向南约十公里处拐了一个大弯,转而向东奔流而去,“大湾子”由此得名,由于流经大湾子转向时金沙江受江岸阻力明显,不同方位流速出现差异,形成了一片较大的沙滩沉积,大湾子站便建在这一地势平缓的位置。

纪念2020即将远去的背影——成昆铁路金沙江段合辑
冲积沙滩旁的大湾子站

车站的南端原本是大湾子村,村庄规模并不算小,但外来人员很少,仅火车迷或者露营爱好者是大湾子不时的来客,村庄民风淳朴但村民文化程度大多偏低;铁路桥旁原本有间土木院房,兼职村内小卖部,但老板只知货物价格却不知如何收找钱,一切靠顾客自助,但从未发生过货款缺欠的事。

纪念2020即将远去的背影——成昆铁路金沙江段合辑
大湾子彝族村,已于2019年底整体拆迁
纪念2020即将远去的背影——成昆铁路金沙江段合辑
纪念2020即将远去的背影——成昆铁路金沙江段合辑
纪念2020即将远去的背影——成昆铁路金沙江段合辑
大湾子卫星电视地面站建成纪念墙

同样是金沙江段的车站,大湾子的故事似乎比其余几座要丰富许多。修筑成昆线时,大湾子曾作为铁道兵生产自给自足的“南泥湾”,种菜养猪、放羊抓鱼,为大湾子带来了兴盛一时的农牧业,也让一代又一代铁路人就此扎根在这山水之间。
1988年,大湾子建成卫星地面接收站,让职工及村民看上了电视,车站为此立碑纪念。作为昆明局广通车务段条件最艰苦的车站之一,无数青年职工入职便到此磨砺锻炼,开站50年走出了近百位站长及以上的干部,成为广通车务段“干部摇篮”。

纪念2020即将远去的背影——成昆铁路金沙江段合辑
纪念2020即将远去的背影——成昆铁路金沙江段合辑
车站值班员站好每一班岗

大湾子是成昆铁路在金沙江段的最后一站,铁路随金沙江拐弯后经大湾子、尼多、江头村三座隧道,就来到龙川江与金沙江的交汇口,至此溯龙川江继续南下,与东去的长江水分道扬镳。经过早已没有客车经停的向隍乘降所(也作“向阳”),告别金沙江的成昆铁路在云南元谋那旧村首跨龙川江。铁道兵第一师在此运用当时世界先进的栓焊技术修建了拉旧大桥(K828+950),全长515.34米,编号“桥-770”。

纪念2020即将远去的背影——成昆铁路金沙江段合辑
向隍(阳)乘降所
纪念2020即将远去的背影——成昆铁路金沙江段合辑
纪念2020即将远去的背影——成昆铁路金沙江段合辑
拉旧大桥主跨采用了当时先进的栓焊技术

拉旧大桥主跨由一组112m栓焊刚性梁柔性拱和一组上承式桁架梁组合而成,钢梁昆明端又引接混凝土简支梁,将铁路最常见的桥梁结构合三为一飞跨龙川江。因地处新建长江上游金沙江乌东德水库下闸蓄水淹没区,通车近50年的拉旧大桥也将于2020年中旬拆除。

纪念2020即将远去的背影——成昆铁路金沙江段合辑
纪念2020即将远去的背影——成昆铁路金沙江段合辑
纪念2020即将远去的背影——成昆铁路金沙江段合辑
首跨龙川江

拉旧大桥南端就是红江站(K830+401),车站原本被村庄和农田包围,如今映入眼帘的满是废墟,周边的黑泥坡、大树村、鱼洗、那旧等村落已经全部夷为平地,整体搬迁到东侧山腰上的安置区,仅有红江火车站成为最后的“钉子户”,等待着那纸停运命令的下达。虽然目前安置区离龙川江还有很远一段距离,但乌东德蓄水倒灌进龙川江水位上升后,也将成为临江“水景房”。

纪念2020即将远去的背影——成昆铁路金沙江段合辑
纪念2020即将远去的背影——成昆铁路金沙江段合辑
纪念2020即将远去的背影——成昆铁路金沙江段合辑
红江站
纪念2020即将远去的背影——成昆铁路金沙江段合辑
纪念2020即将远去的背影——成昆铁路金沙江段合辑
纪念2020即将远去的背影——成昆铁路金沙江段合辑
淹没区完成拆迁的村庄

乌东德水电站的建设投产已经进入尾声,成昆线金沙江段也已真正进入生命的倒计时,完全蓄水后新江、师庄、大湾子、红江站便要浸没于浪涛。在完全达到975m的蓄水水位前,铁路将先一步进行拆除,对沿线钢轨及桥梁钢架进行回收利用,而桥墩等设施为满足清库需求,将进行拆毁或爆破清除,成昆老线南段正式踏入“元昆线”的时代。回想当年,举国之力在外国专家断言的铁路禁区修筑了这条工程奇迹,一天天落寞又将迎接残缺荒凉的命运,实在令人唏嘘;但归根到底又没有变,当年筑路为了国家建设,而今拆路仍是为了国家建设,只是付出的不同罢了。

纪念2020即将远去的背影——成昆铁路金沙江段合辑

为了水电站的建设,两三万人不得不举家迁徙。我们相信新家的生活条件远远优越于曾经“不见曦月”的山谷,但对于安土重迁的中国人来说,与自己祖辈世世代代生活的家说一句永别,迎接几乎全新的生活方式,需要足够长的时间,甚至是一代人的适应。

纪念2020即将远去的背影——成昆铁路金沙江段合辑

铁路、村庄,与涛涛长江日夜相伴,不久的将来,三者将传奇般融为一体,祝离乡的人们拥抱更加幸福的生活。在此文末,我们引用一段1988年9月30日题写的《大湾子火车站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修建记》原文,纪念这奇迹般的铁路:
“……这里,兴许将是个长期偏远的小站,但不远的过去,除去那焦炽的烈日和奔腾的金沙江水,便是沿岸的泥沙顽石和矗立千丈的高山绝壁,飞鸟无栖处,过客无路行。转眼间两条银色的钢轨犹如血脉一般与祖国四面八方连通。难以数计的过往乘客无不为这巧夺天工的桥梁隧道称绝赞叹,数不清的来去物资为祖国的建设者们提供了保障,这的确是令人鼓舞和值得骄傲的。但不可忘记的是这每截钢轨,每座桥墩,每棵枕木,每个隧道,无不凝结着千万个铁道兵战士的汗水和美好青春,甚至深含着许多战士沸腾的鲜血和年轻的生命……”

纪念2020即将远去的背影——成昆铁路金沙江段合辑

摄影:方宇 熊浩辰 杨俊鹏 曾晴 张一飞
航拍:曾晴
文案/编辑:方宇

纪念2020即将远去的背影——成昆铁路金沙江段合辑

纪念2020即将远去的背影——成昆铁路金沙江段合辑:等您坐沙发呢!

发表评论

表情
还能输入210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