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追火车的人

距离1810年第一台蒸汽机车问世,时光已经悄悄穿梭了近210年,铁路运输不仅没有像上世纪末许多人认为的那样成为“夕阳产业”,反而还愈发欣欣向荣。二百年,熬过了好几代人的岁月,铁轨上奔驰的长龙早就成为了人类文明的常见品,也不乏追随的人群。

谈谈追火车的人

似乎每个小男孩的心里都有对机械的崇拜与喜爱,小汽车、公交车、飞机、火车、挖掘机......这些似乎都是男孩玩具的标配,但很显然,小时候的喜欢往往随着成长的经历被一件件替换,最终只留下那么一两件,又会被成山的作业、试题或是年岁的增长所扑灭,留下的那些”幸存者“,被人们称为”飞机迷“、”火车迷“、”公交迷“......

谈谈追火车的人

又或许,一群人在频繁的旅途中享受着铁道旅行的乐趣;又或许,他们被铁路和火车的历史故事、人文风景、科技内涵所吸引,总而言之,这是一群视火车为挚友的人,不在这个圈子里的人,很难感知这个群体的存在,也很难了解他们在干什么。

谈谈追火车的人

“追火车的生活”

”等火车来,在火车上,送火车走“,或许能够精炼概括这群人的”追车“生活,而这期间的过程,外人看来何其枯燥,他们做得何其痴迷。坐火车是他们出行的必选,也经常为了看火车而坐火车,身旁的人抱怨着火车的拥挤无聊,他们兴致勃勃指着窗外,这是哪个枢纽,刚刚看到的是什么车型,张口就来;亦或是翻看着手机上的地图,默默记下自己不曾来过的车站……

谈谈追火车的人

能随时看到喜欢的火车,这是火车迷们最初始的理想,由此而衍生出摄影和摄像、模型收藏、模拟游戏……众多“派系”的源头都是“看火车”那样一个简单的愿望。

谈谈追火车的人
谈谈追火车的人

扛起相机的那群,渐渐思考让镜头里的火车与风光美景、人文景观相联系,也就发展成为了铁道摄影师,可以说是火车迷里最大的分支群体。中学时代所学的等高线地形图,在他们手里成为寻找陌生机位的好帮手,而不仅仅是考试卷上冷冰冰的答案。

谈谈追火车的人

为了快门留下心爱的车,他们走遍中国的大江南北,看过黑吉辽的日出,追过新疆的日落,见过江浙沪的繁华精彩,攀过云贵川的群山巍峨……他们对那句歌词有着更真切的体会——“袅袅炊烟,小小村落,路上一道辙”。

谈谈追火车的人
谈谈追火车的人

无论三九寒天或是盛夏酷暑,哪里有汽笛轰鸣哪里就是心灵的故土,冷了生一堆火,热了一瓶冰乌苏,踏着厚靴躺在土坡上,静静等候那钢铁奏鸣曲的交响。每一个动作都不复杂,复杂的是一颗拥有情怀的心,永远无法复制,用这颗心去感受,每一个车灯都有温情,每一个车轮都会开心,每一辆车——都有故事,他们镜头下的常常是这个国家一面鲜为人知的真实。

谈谈追火车的人
谈谈追火车的人
谈谈追火车的人

“怀旧,

并且面向未来”

铁路是充满人们怀旧情节的事物,人与路的故事绵延不绝,老路、老车,几代人的集体记忆,很多从小喜欢上火车的人,追随老去的事物,以至于在追溯的过程中被历史深深迷住,物以稀为贵也好、历史沉迷感也罢,总之他们最终追随到了上一两辈人生活里的事物,譬如中国最后的蒸汽机车、老型号的内燃机车、电力机车……

谈谈追火车的人
谈谈追火车的人

老车拆解、车站道口设施关闭、一代经典停运……这些在飞速进步发展的时代不得不经历的新老更替,总能看见他们最无比真挚的怀念与告别,留下一张方向水牌、留下一块拆解下的铭牌,哪怕留下的些许碎片,都会被拿回家珍藏,成为一个时代永远的记忆,在未来重新翻看时,敬上一个注目礼。

谈谈追火车的人
谈谈追火车的人

“东风”、“韶山”、“东方红”……这些早已在当代年轻人心里黯淡下的词汇,在他们的心里依旧熠熠闪光,发掘背后的故事,他们比同龄人更深知“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的峻美,更深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铁道兵精神,更深知从蒸汽磅礴到如今高铁飞驰,经历了些什么艰难坎坷…..

谈谈追火车的人
谈谈追火车的人

在2019年的结尾,他们还是能有幸见过中国铁路近百年发展留下的每一道足迹,从新疆的三道岭蒸汽机车,到云南的米轨铁路,再到为数不多的韶山系列,再到最前沿的复兴号,这或许是它们还能同台的最后时光,造就了90后、00后火车迷超乎同龄人的成熟——降世二十载,阅世见百年。

摄影/视频:杜贯哲 李劲东 熊浩辰 

          肖志鹏 杨俊鹏 杨天策 张柏纶

文案/编辑:方宇

谈谈追火车的人

谈谈追火车的人:等您坐沙发呢!

发表评论

表情
还能输入210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