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中国铁路内燃机车柴油机飞车的问题(尤其是240系列和280系列柴油机)已经讨论十几二十几年了,至今仍在不断提及此问题。
本人认为之所以大家都很重视它,就是因为一旦柴油机发生飞车事故,其经济损失是极其严重的。如上所述轻则前后通风机损坏(通风机叶轮的铆钉还会进入牵引电机通风道,将牵引电机换向器表面划伤),重者将柴油机的进排气门打弯,拉缸烧瓦,曲轴损坏甚至报废,增压器有时也难逃厄运(飞车会造成增压器转速超高进而损坏)。
我个人认为机车柴油机飞车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机械故障 1,极限调速器故障 即在柴油机转速超速时(1120-1140转/分)不能动作将齿条拉杆拉回零位停机。2、控制拉杆的表面脏,当司机回手柄降速时,拉杆卡死在大油量位造成飞车。
二、人为误操作;据我掌握的情况来看有90%以上的机车柴油机飞车都是由于人为的误操作所为。例如1983年东北某机务段检修工人在库内更换3缸试功阀后将更换下来的试功阀放在齿条拉杆上,启机时控制拉杆动作后试功阀将拉杆卡死在大油量位置,造成飞车,曲轴多个连杆轴颈拉伤报废。再如某机务段DF4B机车在线上运用某缸喷油泵漏油,副司机在甩该缸时将夹头销错误地放在喷油泵齿条的左侧(正确做法应将夹头销拉出旋转90°放回。)当司机进站回手柄时造成柴油机飞车。
鉴如此,现在某些路局机务处硬性规定当机车柴油机发生飞车事故后,如果该机车是在有修程(小辅修或者中修)的第一趟,责任是检修车间的,如果不是第一趟责任就是运用的。
或许还有其他原因也未成可知
一般的我们将机车柴油机飞车解释为柴油机转速超过额定转速的10%(柴油机转速超过额定转速的10%以内对柴油机不会造成损失,也就是为什么将极限调速器的动作值设为1120-1140转/分)以上,并且失去控制的现象称为飞车。
谢谢,如说的不对请指正 |
2009-8-8 14:2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