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广阔原野上,在崇山峻岭中,一声响彻云霄的汽笛,随着铿锵有力的排气声,那黝黑锃亮的蒸汽机车,拖着一列钢铁巨龙奔驰而来。它冒着长长的黑烟,喷着白色的蒸汽……这就是在世界铁路上飞奔了180多年的蒸汽机车。
今天,蒸汽机车作为人类历史上一个时代的标志,已经退出历史舞台,成为人们仰慕和追忆的对象。蒸汽机车的退役引发了一股持续的蒸汽机车热潮,来自全国各地和全世界十多个国家的火车爱好者们都聚集到集通,向最后的蒸汽机车告别。蒸汽机车究竟魅力何在,让那么多的异国爱好者纷至沓来?
1825年,英国人斯蒂芬孙驾驶其发明的"旅行号"蒸汽机车行驶了31.8公里,蒸汽机车正式诞生;1879年,清政府因怕火车惊动东陵先王灵柩而开创用骡马拖拉火车的先例;1881年,中国工人根据英国人金达提供的图纸,敲打出"龙号"蒸汽机车,并在唐胥铁路上牵引煤车,蒸汽机车在中国的历史由此正式开始。此后诸列强国的蒸汽机车纷至沓来,逐渐成为交通运输的主力,中国也成为"世界蒸汽机车的博物馆"。
历史让人回味,文化让人敬仰,世事大多如此。当它消逝或行将消逝时,人们才悟其弥足珍贵。当中国的铁路系统正在加紧进行列车提速和车辆换型的同时,国外因为蒸汽机车淡出历史而早就兴起了"蒸汽机车热",且日渐火热。在它的祖籍英国,约有3%的人是蒸汽机车爱好者,每年都要举行"蒸汽机车节"。布莱尔首相就亲自参加了耗资1000万英镑在约克郡修建的国家铁道博物馆的开馆仪式。在我国,也已经先后建起了6家铁道博物馆,收集有许多珍贵的蒸汽机车。在中国的北方有两个以蒸汽机车为主题的旅游地("集通"和"铁煤"),已经接待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爱好者上万名。地处沈阳的铁煤集团已经成功地举办了三届"蒸汽机车旅游节",集通地区也在筹划"国际蒸汽机车旅游节"。
中国的火车爱好者们已经自发地组织起来,成立了自己的车迷协会,定期自费组织到全国铁路沿线观摩和摄影,群体日渐壮大。在北京西四环有一家名为"站台"的文化休闲酒吧,门上方装饰的机车模型,给你带来孩童时代的回忆和无限的遐想;南京一家餐厅门前摆放的蒸汽机车,让在此用餐的客人感受到浓郁的铁路文化;北京城外诚家居文化广场陈列的火车头,则使人们在被眼花缭乱的家居饰品包围的同时,心底会突然涌起蒸汽时代的意境;当一位姓宋的北京老人拖着病残的双腿,手摇着残疾车,专程从酒仙桥来到八里庄昆玉河边的公园,只为凝视一台退役的蒸汽机车时,游人无不为之动容。
但是全世界的火车爱好者们并不满足于将自己喜爱的机车停留在记忆和影像中,于是机车模型应运而生。纵观火车模型在全世界的历史,已经有100多年,主要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的欧美和日本等国,其中尤以德国、美国、日本、奥地利等国的模型最为著名。模型的制作材料也丰富多彩,从早期的铁皮、木材,到现在的工程塑料、黄铜、树脂、合金等,其中又以金属材料的模型最为昂贵,最具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机车模型在中国的兴起是最近十年的事,但发展非常迅速,已成为许多玩家和收藏者追崇的目标。收藏一台机车模型,把玩于静而欲动的怀旧之中,遐想于风驰电掣的山水之间,牵挂着远方的亲人,倾注着对事业和家庭的美好期盼…… |
2006-4-14 21:46: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