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画蛇添足篇...
摘取翻译自Wikipedia Japan的同项目。
概要
在干线电化区间比例低的北海道,货物运输的主力长期以来是DD51形,随着运输量增大和货物列车的高速化,因功率不足而实施重连运行以及起因于北海道严峻的气候风土的车辆老朽化等问题日益表面化。以解消重连运行和更换老朽车辆为目的,于1992年开发本形式。
之所以不采用传统主流的液体式,而选择DF50形以来的电气式,是因为开发大功率液体变速机比较困难,同时因为采用VVVF Inverter控制等取得了长足进步的电气机器,可以实现小型化以及维修保养作业减轻的目的。
早期的车辆采用了MTU制的V型12气缸引擎(额定功率1700PS/1800rpm),50番台以后变更为小松制V型12气缸引擎(额定功率1800PS/1800rpm,最大功率2071PS/2100rpm)。
主电动机为筐式三相诱导电动机FMT100型(320kW)6台,通过1台Inverter控制1台主电动机的1C1M方式各别控制系统,额定的动轮周输出为DD51形的1.5倍,在平坦线上维持110km/h的均衡速度(800t牵引时)。使用6轴驱动,提高了发车时的安定性。
通过JR货物的公募,决定了“ECO-POWER RED BEAR”的爱称,并在车体侧面张贴标志图案。荣获1994年铁道之友会的(第34回)LAUREL赏。
型号区分
试作机(901)
1992年9月 川崎重工
0番台(1~12)
1994年9月~1998年3月制造
901和0番台采用MTU制引擎/10号机机先行搭载小松制引擎
50番台(51~63)
1999年12月~2004年1月制造
引擎正式变更为小松制SDA12V170-1形
制造途中决定了“RED BEAR”的爱称
100番台(101~)
2005年以后,现在继续制造中
VVVF Inverter变更为IGBT素子
现状和动向
制造开始以后,全机配属JR货物鹫别机关区。不区分番台,全机共通运用。投入当初在札幌货物总站·五棱郭·带广货物站之间运用,随着数量增加,现在运用范围扩大到根室本线新富士·宗谷本线北旭川,逐渐淘汰DD51形。
主要参数
(括弧内为50番台以后)
全长:19600mm
全宽:2805mm
全高:4078mm
重量:96.0t
轴配置:Bo-Bo-Bo
引擎形式:MTU12V396TE14(KOMATSU SDA12V170-1)2台
引擎额定功率:1700PS/1800rpm(1800PS/1800rpm)(1台1小时)
[ 本帖最后由 sakiba 于 2006-10-14 14:06 编辑 ] |
2006-10-13 14:44: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