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北京疾控中心证实京沪高铁出现“吸血臭虫”

8
回复
1416
查看
[ 复制链接 ]
来源:京华时报

京华时报讯(记者李秋萌)退隐江湖多年的臭虫今年夏天再度复出,除了居民家里外,还登上了京沪高铁。昨天,北京市疾控中心证实此事。

昵称为“散步112”的网友,日前在视频网站上发布了一条自己拍摄的“吸血臭虫”的视频。其在自己的微博中写道:“当心了,动车卧铺上有吸血臭虫:8月28日晚,北京到上海D313车06车厢13下15下一早起发现床铺上七八只吸血臭虫,被捏死后一个个鲜血淋淋,白天发现身上一串被咬的包,奇痒。”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曾晓芃证实,网友展示的小虫确实是臭虫。曾晓芃表示,与前两年散发性的被咬伤的情况相比,今年已属密集,可能是经过三到四年的沉寂以后,臭虫出现开始扩散或者其危害要逐步扩大的一种趋势。

rdn_5240d0929e97e.jpg

名词解释

臭虫在我国古时又称床虱、壁虱。臭虫有一对臭腺,能分泌一种异常臭液,此种臭液有防御天敌和促进交配之用,臭虫爬过的地方,都留下难闻的臭气,故名臭虫。臭虫是以吸人血和鸡、兔等动物血液为生的寄生虫。是分布最广泛的人类寄生虫之一。吸食人血和温血动物的血液。幼虫的腹部背面或成虫的胸部腹面有一对半月形的臭腺,能分泌一种有特殊臭味的物质,使它臭名远扬。



2013-9-24 10:31:02
新华网北京9月23日电 (记者庞元元、李德欣、李亚红)臭虫,一个被人们遗忘了很多年的名字,最近又被频繁提起,因为这种在我国几近绝迹的害虫又“重现江湖”。这些恼人的虫子从哪里钻出来的?有什么有效的杀灭方法?

臭虫“重出江湖”

昵称为“散步112”的网友,日前在视频网站上发布了一条自己拍摄的“吸血臭虫”的视频。画面中那个黄豆大小、暗红色外壳的虫子就是现在很少见的臭虫。“散步112”在自己的微博中写道:“当心了,动车卧铺上有吸血臭虫:8月28日晚,北京到上海D313车06车厢13下15下一早起发现床铺上七八只吸血臭虫,被捏死后一个个鲜血淋淋,白天发现身上一串被咬的包,奇痒。”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曾晓芃证实,网友展示的小虫确实是臭虫。这种虫子靠吸食人血和其他温血动物的血液为生,是分布最广泛的人类寄生虫之一。

早在8月7日,北京市疾控中心便发出预警,提醒公众警惕臭虫“死灰复燃”,并发布了臭虫防制知识要点,同时启动监测报告系统。在发出预警后的近20天内,北京市公共卫生热线、北京有害生物防制协会及各级疾控中心共接受现场咨询、电话咨询300余人次,确认的臭虫危害报告有34起,近70%为人群居住密度大和环境卫生条件较差的场所,其中14起为外来务工人员的集体宿舍、群租房,9起为学校宿舍,5起为居民家庭,4起为酒店客房,2起为医院。

和北京一样,国内多个城市的臭虫活动都在“复苏”,仅在上海,这两年每逢雨季,每天都有数十人因为被臭虫叮咬而去医院就诊。从调查情况看,目前发现臭虫的场所主要集中在环境卫生条件较差、人员居住密度较大的集体宿舍,特别是建筑工地宿舍、外来人口租住房等。

北京市垂杨柳医院皮肤疾病中心主任程少为说,虽然臭虫不大,但是很猛。多数人被臭虫叮咬后瘙痒难忍,妨碍睡眠,影响工作和学习,少数人还会出现过敏症状,不仅局部红肿,而且在全身都会产生丘疹、红斑。

曾晓芃说:“与前两年散发性的被咬伤的情况相比,今年已属密集。今年感觉可能经过三到四年的沉积以后,臭虫有一种开始扩散或者它的危害要逐步扩大这样一种趋势。”

哪里钻出来的臭虫?

很多“80后”“90后”对臭虫基本毫无概念,这种远比蚊子更讨厌的吸血虫,至少在城区被人们遗忘了很多年。曾晓芃说,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它们几乎从我们的生活中销声匿迹了。不过,时间倒推五六十年,它们可是大名鼎鼎的“四害”之一。

资料记载,1959年,臭虫取代麻雀成为“四害”之一(还包括老鼠、苍蝇和蚊子)被集中灭剿。经过多年的灭臭虫行动,臭虫在进入上世纪70年代后在我国绝大多数地方尤其是城市已经难得一见,“至少是处于一种相当低密度的状况。”曾晓芃说。

那么,几乎绝迹的臭虫为何会再次“兴风作浪”?

据分析,京沪等地臭虫重现可能有两个途径:一是国外传播进入;二是农村地区进入。

曾晓芃说,事实上从2000年以后,在世界范围内臭虫呈现一个逐渐复苏的状态。最明显的就是在美国和欧洲,大概在2010年的时候,美国就开始逐步报道各个州发现有臭虫,而且呈逐渐扩大的趋势。据他推测,随着北京与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北京的这些臭虫很有可能从国外“偷渡”而来。

另外有专家指出,由于大量农村地区人口进入城市务工,他们中的一些人的原居住地臭虫可能较多,臭虫成虫、幼虫、卵会随着他们的迁移而进入城市环境,会在环境卫生条件差、人员居住密度大的建筑工地宿舍以及外来人口租住房等地方逐渐泛滥。

臭虫又来非变异防臭虫“入侵”需重视

虽然臭虫不像蟑螂一样是“杀不死”的小强,但是它的生命力也相当顽强,繁殖速度也很快。有专家表示,臭虫是目前世界上最难灭杀的害虫之一,美国每年用于消灭臭虫的开支就高达几千万美元。因此,对于臭虫的“重出江湖”一定要引起重视,公众要提高警惕,搞好环境卫生,一旦发现应及时灭杀。

当然大众也非常关注,臭虫又来了,会不会出现一种新的变异。曾晓芃说:“我想这个还不用担心,从我们现在检测和看到的情况,还没有发现臭虫有什么新的变异。”程少为也说,从目前临床接诊来看,尚未发现臭虫能够传播其他疾病,它的危害主要局限在叮咬、吸血骚扰等方面。

北京有害生物防制协会有关人员介绍,要防止臭虫入侵,一是对外来人员的行李、家具等物品进行检查,旅行或搬迁时,也要仔细检查行李及旧家具,防止将成虫及卵带入。二是搞好环境卫生,铲除臭虫的栖息场所。例如将房屋墙壁、地板等可供臭虫隐匿和孳生的缝隙用石灰、水泥等塞缝并定期刷墙;经常洗晒衣物、被单、床单、席子等。

曾晓芃提醒,一旦发现臭虫要及时消杀。大规模杀灭臭虫可以用布粉、涂抹和滞留喷洒的方法进行杀灭。比如用2%的硫磷粉剂,可按每张单人床50至100克的用量均匀将药粉撒在床板等处,或将药粉调成糊状,涂抹在缝隙里。
2013-9-24 10:31:25

使用道具 举报

太可怕了~~~~~~~~~~~~
2013-9-24 22:25:28

使用道具 举报

D313是京沪线动卧 并非京沪高铁
2013-9-26 11:44:02

使用道具 举报

,京沪懂我?还走老线不上客专吗?
2013-9-26 21:14:55

使用道具 举报

东风41863 发表于 2013-9-26 21:14
,京沪懂我?还走老线不上客专吗?

目前还是老线跑
2013-9-26 21:17:17

使用道具 举报

前几天Z4上 某辆 包间里  熏出来一批,
2013-10-14 21:42:43

使用道具 举报

那天我在高铁上,同事碰到了一只巨大的蟑螂,是那种带翅膀的,超级膈应。。。
2013-10-14 21:47:37

使用道具 举报

厦门截获搭机入境活鼠,11个“偷渡客”被擒

  一只老鼠准备偷乘飞机“环游世界”,还在座椅底下生了一窝小老鼠。这可不是动画片里的情节,这是日前发生在厦门机场的真事。检验检疫人员从入境维修调机上截获11只活鼠,据介绍,这是全国各口岸从入境航空器上发现活鼠最多的案例,在世界范围内也属罕见。

  香港飞机厦门维修检疫人员发现鼠窝

  9月30日,厦门检验检疫局机场局对一架来自香港要改造维修的调机进行检疫查验及卫生监管,结果在该飞机商务舱座椅底下发现一个鼠窝,窝里有10只幼鼠,眼睛都还没睁开。厦门机场检验检疫局立刻启动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封闭机舱。

  由于这10只老鼠都是处于哺乳期的幼鼠,检疫人员判定飞机上还有幼鼠的“家长”。随后,检验检疫人员在飞机机舱地板、行李架、天花板隔层进行了地毯式的搜索和排查,并密集布下了“天罗地网”(鼠笼及粘鼠板)。10月1日上午,检验检疫人员再次打开机舱门,在原先发现鼠窝位置附近的鼠笼里,又发现了一只老鼠。

  1只鼠妈10个鼠崽全是外来“偷渡客”

  为了确定是否还有未捕获的老鼠,检验检疫人员再次对机舱进行周密的检查和监测。10月2日上午再次开舱检查时,未发现鼠迹,结合检查情况、实验室鉴定检测结果及鼠生活习性等分析,检验检疫人员判定该航空器上活鼠均已被捕获。随后,他们指导专业公司采取后续的卫生处理工作,并嘱维修工作人员在维修过程中加强监测,一旦发现新的鼠迹及时报告检验检疫部门。

  经厦门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媒介实验室鉴定检测,11只活鼠中有1只成年雌性家鼠,其余10只为幼鼠,未检出鼠体寄生虫,鼠疫抗原检测均呈阴性。

  那么这些老鼠是从哪里来的?检验检疫部门查看了该航空器近半个月航行情况,均执飞国际及地区航线,可以肯定这一家子是一群“偷渡”的外来鼠。

  这次飞机闹鼠患的“险情”终于被排除,航空公司和维修公司都松了一口气,不用再担心老鼠破坏电缆、干扰维修和飞行了。鼠患的排除使他们能够放心开工,要知道维修调机工期延迟1天,航空公司的损失就将达5万美元。

  相关链接

  活鼠“潜伏”危及飞机安全

  据检验检疫人员介绍,飞机上一旦出现老鼠活动的迹象,极可能造成以下危害:鼠类是重要的医学媒介生物,可传播鼠疫、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鼠伤寒、蜱性回归热等57种疾病;鼠类可以通过鼠体外寄生虫叮咬人体吸血、直接咬人、鼠的活动或粪便污染食物或水源3种方式将病原体传染给人。更为严重的是,鼠类出现可能吓坏旅客、扰乱乘机秩序,可能造成航班延误、迫降、甚至停飞,对航空公司造成经济损失。一旦飞机上“潜伏”的活鼠咬坏飞机上的线路,还会对飞机安全造成影响,严重的甚至机毁人亡。 
2013-10-14 23:47:18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