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韶山7E型(SS7E)电力机车档案

157
回复
18634
查看
[ 复制链接 ]
本帖最后由 zhuyan2010 于 2014-7-20 21:18 编辑

SS7E-0126.jpg

韶山7E型电力机车,是六轴、准高速、干线客运用机车。为第五次铁路提速的主力车型之一,满足运行速度160公里/小时、长交路、单司机值乘和列车供电等要求。由大同厂、大连厂、株机所联合研制。首台SS7E于2001年底完工,2002年初在京广铁路郑州—广水段进行安全评估试验期间,机车最高试验速度187公里/小时,瞬时试验速度达到200.3公里/小时,在规定速度下,各项安全指标,各项平稳性指标均合符要求。该车先后获得中国铁道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山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大同厂在试制生产过程共申报专利17项。

2003年10月,由大同电力机车公司设计改进的模块化SS7E在北京通过TDB的设计方案评审,并开始投入试制。模块化SS7E是在SS7E基础上重点对设备布置、通风系统、控制系统、辅助系统、变压器等方面进行了技术升级,首台模块化机车(SS7E-6001)在同年12月底完成。2005年1月,模块化SS7E配属予郑州铁路局郑州机务段,通常担当郑州至武汉、新乡的短交路旅客列车试验运行。

SS7E于2006年停产,累计生产了146台。0001-0140号车和7000系列为普通型,采用红色加白线条的车身涂装,挡风玻璃边框为方形及白色边框。自0070号车开始,挡风玻璃改为圆角及黑色边框。6001及6002号车是模块化SS7E,采用白色加蓝色线条的车身涂装;两台模块化机车曾经在2007年7月返回大同厂进行改造,并转配昆明铁路局取代春城号电力动车组担当昆明—曲靖—宣威城际特快列车的牵引任务。

SS7E持续功率4800千瓦,设计上借鉴了SS7D的成熟技术,但机车转向架从SS7系列传统的Bo-Bo-Bo轴式改为六轴Co-Co轴式。机车采用牵引电机架承式全悬挂、双侧六连杆轮对空心轴驱动技术,牵引电动机、齿轮箱、空心轴套等整体悬挂于转向架构架之上,减少了簧下重量。一、二系悬挂采用钢圆簧、高挠钢圆簧与橡胶垫的组合,并配有垂、横向及抗蛇形油压减振器。

机车主电路采用成熟的三段不等分半控整流桥,相控无级调压,取消了功率因数补偿装置。机车辅助供电系统采用两组辅助变流器供电,这是国内首次在直流电传动电力机车上运用四象限交流辅助变流器作为辅助供电系统电源,取代了传统的劈相机。每组辅助变流器由两台整流器加中间环节加两台逆变器组成。整流器为四象限整流器,一台四象限整流器和一台逆变器构成一路独立电源。逆变器最大单机功率为100kVA(80kW),在正常情况下每路电源的实际负载功率不超过65kW,在一组逆变器故障时,可将其手动转换到相邻的正常工作的逆变器上,保证机车正常运行。机车装备了2套直流600V列车供电系统,可向旅客列车提供空调、采暖、茶炉、照明等供电电源。

SS7E使用ZD120A型直流牵引电动机,单台电机功率800千瓦,每台机车装有6台牵引电机,安装在两台转向架上。在平直轨道,牵引17节客车达到160公里/小时的速度需要8分26秒,加速距离为16.64公里。

机车车体采用框架式整体承载结构,车头司机室外型采用流线型设计,减少机车运行中的空气阻力,并提高整体的美观性。车体侧墙上部沿纵向设有立式百叶窗,采用独立通风结构。机车采用耐低温设计,例如新增设的防寒功能、机车风管路加热装置等,设计标准由常规的-25℃提高到了-40℃,保证机车可以在高寒地区运用。

在控制技术方面采用微机控制、逻辑控制单元(LCU)等技术。逻辑控制系统由两套相同的逻辑控制单元组成,用以替代传统的继电器有触点控制电路,使逻辑控制由软件来完成,从而减少机车布线。微机控制及LCU系统并进一步扩大了机车状态显示、故障记忆显示、应急操作提示、控制系统自检等功能。SS7E的机车辅助电器故障隔离开关进行了改进设计,当这些辅助设备故障时,司机可以在不停车状态下隔离故障设备,维持列车运行。

模块化SS7E,是大同厂在SS7E的基础上,应用“标准化、系列化、模块化、信息化”的设计理念,重点在设备布置、通风系统、控制系统、辅助系统和变压器等方面进行了技术升级,并针对SS7E、SS7D等型机车在运用和生产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改进。机车总体设计采用模块化设计理念,即功能相对独立的部分作为一个功能模块进行设计,并充分考虑其成熟性、适用性、可靠性及各功能模块之间的系统匹配。

模块化SS7E的主传动系统、辅助供电系统均没有改变,继续运用三段不等分桥相控技术,牵引、制动特性不变。车体设备布置有较大变化,跟随国际趋势改用宽600毫米的贯通式中间走廊,放弃了“韶山”系列电力机车一贯的双侧走廊设计;车内设备随中间走廊斜对称布置,保证机车的重心靠近车体纵、横中心线上,同时把重量最大的牵引变压器改为悬吊在机车底架下方,大大降低机车重心。同时,牵引变压器由壳式变压器改为芯式卧放变压器。通风系统沿用独立通风方式,为6台牵引电动机、1台牵引变压器、2台硅整流装置、2台制动电阻柜等设备进行冷却;由于改用中间走廊,牵引电机通风机进风口改为设置在车体侧墙中部,通风窗设百叶窗空气过滤器。机车并采用分布式计算机网络控制系统,对网络控制系统在功能上进行了模块化划分,改善了机车状态的检测和信息传输。

生产厂家大同厂、大连厂
机车编号0001~0140、7001~7004、6001、6002
生产年份2001年 - 2006年
产量146 台
轴式Co - Co
轨距1,435 毫米
轮径1,200 毫米
轴重21 吨
通过最小曲线半径125米
机车长度22,016 毫米(车钩中心距)
机车宽度3,105 毫米
机车高度4,123 毫米
整备重量126 吨
受流电压单相交流 25 kV/50 Hz
传动方式交—直流电
牵引电动机ZD120A × 6
最高速度170 公里 / 小时
持续速度96 公里 / 小时
牵引功率4,800 千瓦
最大牵引力245 千牛
持续牵引力171 千牛
制动方式踏面制动、加馈电阻制动
制动功率4,000 千瓦
制动力150 kN(10~96 km / h)
列车制动电控空气制动



大连厂版SS7E
http://www.railway-club.com/foru ... 1&fromuid=85771

模块化SS7E
http://www.railway-club.com/foru ... 5&fromuid=85771

2013-2-10 16:17:24
本帖最后由 zhuyan2010 于 2015-2-23 23:30 编辑

SS7E - 0001

生产厂家:大同机车厂,2001年;
配属:
      兰局兰段(兰州铁路局兰州西机务段);

备注:   

SS7E-0001.jpg
2013-2-10 16:18:07

使用道具 举报

本帖最后由 zhuyan2010 于 2015-2-23 23:31 编辑

SS7E - 0002

生产厂家:大同电力机车厂,2003年;
配属:
       兰局兰段(兰州铁路局兰州西机务段);

备注:   

SS7E-0002.jpg
2013-2-10 16:18:29

使用道具 举报

本帖最后由 zhuyan2010 于 2013-8-11 14:31 编辑

SS7E-0003

生产厂家:大同厂,2003年;
配        属:兰局兰段;

备        注:   

SS7E-0003.jpg
2013-2-10 16:18:51

使用道具 举报

本帖最后由 zhuyan2010 于 2013-8-11 14:32 编辑

SS7E-0004

生产厂家:大同厂,2003年;
配        属:兰局兰段;

备        注:   

SS7E-0004.jpg
2013-2-10 16:19:11

使用道具 举报

本帖最后由 zhuyan2010 于 2013-8-11 14:33 编辑

SS7E-0005

生产厂家:大同厂,2003年;
配        属:兰局兰段;

备        注:   

SS7E-0005.jpg
2013-2-10 16:19:31

使用道具 举报

本帖最后由 zhuyan2010 于 2013-8-11 14:36 编辑

SS7E-0006

生产厂家:大同厂,2003年;
配        属:兰局兰段;

备        注:   

SS7E-0006.jpg
2013-2-10 16:20:02

使用道具 举报

本帖最后由 zhuyan2010 于 2013-8-11 14:38 编辑

SS7E-0007

生产厂家:大同厂,2003年;
配        属:兰局兰段;

备        注:   

SS7E-0007.jpg
2013-2-10 16:20:32

使用道具 举报

本帖最后由 zhuyan2010 于 2013-8-11 14:38 编辑

SS7E-0008

生产厂家:大同厂,2003年;
配        属:兰局兰段;

备        注:   

SS7E-0008.jpg
2013-2-10 16:21:03

使用道具 举报

本帖最后由 zhuyan2010 于 2013-8-11 14:38 编辑

SS7E-0009

生产厂家:大同厂,2003年;
配        属:兰局兰段;

备        注:   

SS7E-0009.jpg
2013-2-10 16:22:04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