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答案是:JR福知山线出轨事故是发生在2005年4月25日上午9时18分(日本标准时间),于兵库县尼崎市,一列西日本旅客铁道(JR西日本)福知山线(官方昵称为“JR宝冢线”)的快速电车因为脱轨撞击路旁公寓大楼而造成107人死亡,562人受伤的重大铁路事故。
事故概述事故发生地点位于JR西日本福知山线上冢口与尼崎间,一个位于兵库县尼崎市久久知(久々知),冢口以南约1公里的弯位区间上(弯位曲线半径304米)。一列由宝冢驶往同志社前(JR片町线,别称“JR学研都市线”)的上行快速电车(车型为JR西日本207系0·1000番台,七节车厢编组,班次代号5418M)在行经该路段时,前五节车厢突然出轨,其中二节甚至撞击铁路旁9层楼公寓大楼一楼室内停车场的外部结构,不锈钢制车厢严重变形,车内乘客伤亡惨重。截至4月28日下午现场的搜救工作结束为止,共有107人死亡(包括23岁的司机高见隆二郎,死者中有59人为男性,48人为女性),562人受伤。
肇事列车电车是一列混编列车,由前面的四节车厢与后面的三节车厢组成,预计在中途的京田边站分离。电车从行走方向数去的前四节车厢(207型0番台)与后三节车厢(207型1000番台)是不同时期制造,其中较新颖的后三节车厢最前端(也就是列车的第五节车厢)上,装置有一个能在紧急煞车系统启动5秒后开始纪录电车速度的“监视控制器”(モニター制御裝置)。根据国土交通省航空与铁道事故调查委员会事后分析控制器里面的速度纪录,得知第五节车厢在出轨事件发生当时的车速曾高达108公里/小时(但是,因为该装置只能记录最新的更新值,因此并无法从上面判断出108公里/小时的车速确切的发生地点)。
电车出轨后,一号车厢立即翻倒撞进铁路旁公寓大楼一楼的立体停车场中,而二号车厢则是以车侧横撞上建筑物卡在外壁上,并且被随后追撞上来的三号车厢挤压成“L”字形严重受损。由于撞进停车场中的一号车厢也撞及部分停在建物里的汽车导致车辆漏油,为避免引发火灾,搜救人员不敢随意动用喷焊枪或电锯之类的设备,因而提升了救援作业的困难度。搜救人员从三号车开始依序将车厢切开救出里面受困的乘客,在24小时不停休的抢救之下,搜救工作于3天后的4月28日下午,在寻获被卡在列车最前端年轻司机的遗体后,宣告结束。
由于遭列车撞击的建筑物有倒塌的危险,因此JR西日本安排受影响的42户人家暂时入住旅馆避难。
此件意外震惊日本国内及海外,成为了不少传媒报章的头条。法国总统希拉克、德国外长菲舍爾、美国国务卿賴斯及中国驻日大使王毅均对日本政府就事件表示慰问。
原因
根据航空与铁道事故调查委员会,出事原因比较复杂。意外的真正原因尚未清楚。
根据航空与铁道事故调查委员会的调查指称,横曲线半径达300米的出事现场“是一个相当急的弯位”。不过,现场附近装设的自动列车停止装置(ATS-Sw)是日本仍使用中最旧的款式。加上弯位半径300米的缘故,这个弯位并没有防止出轨的安全措施。
事故列车的司机,在前一站伊丹站超过停止线约70米(过走),还倒退回标准位置,导致误点1分30秒。在JR西日本的政策下,误点达一分钟或以上,会被严格处分,接受“日勤教育”,因此司机为怕接受日勤教育,要将车速推至极限(到达事发地点前,肇事电车以120km/h通过前一站的冢口),以图追回误点的时间。结果到弯位前即使用了紧急制动,也已来不及将车速减至限制速度以下,而造成严重的出轨事故。
这次意外与2000年3月8日发生的“营团地下铁日比谷线事故”不同,当时电车正在进站低速通过“之”字弯位,因车轮相对重量不平衡而引至脱轨,以致于出轨撞上对向路线上运行中的列车 |
-
西日本旅客铁道207系电车(跟事故列车为相同车款),摄于JR德庵站
2012-7-2 18:26: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