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现在我国普通货车转向架的设计最高时速是多少?

6
回复
4711
查看
[ 复制链接 ]
请问现在我国普通货车转向架的设计最高时速是多少阿?
货车在干线上跑的时速一般是多少km/h啊?
谢谢啦
2008-7-2 21:41:21
80 120两种
但是80KM/H的车辆逐步改造成120KM/H了
=======================
北京局:
空车(空重混编)限速70KM/H
重车80KM/H
行包(P65 PB)100KM/H(车辆是120KM/H的,但机车最大速度为100KM/H)
2008-7-6 13:48:35

使用道具 举报

北京局限速不知道是否有道理?限速后前年孔家庄还是有脱线的事故。
往往列车低速(40km/h以下)车辆晃动很小,高速(以前跑过80km/h)晃动也小,就是中间的速度(50~60km/h)晃动很大,恰恰北京路局空车和空重混编的列车就限制70km/h,想象一下,是不是能用“共振”来解释这个现象呢!
会车时,见到对方的车辆晃动,实在是感到危险;它们晃动不但有运行方向的左右晃动,还有扭动(I 端左摆时II端右摆)、蛇形摆动、同时还有横动。铁路有关部门是否安装告诉摄像机随机监控某些路段,看看运行的货车的晃动情况,以便分析调查、取证、研究。

注:出现晃动较大的车辆是C62(X)和C64(X)混编、或C62(X)和C5D(五轴)混编的、或者有平车混编的。
2008-7-15 10:18:09

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东风46282 于 2008-7-6 13:48 发表
80 120两种
但是80KM/H的车辆逐步改造成120KM/H了
=======================
北京局:
空车(空重混编)限速70KM/H
重车80KM/H
行包(P65 PB)100KM/H(车辆是120KM/H的,但机车最大速度为100KM/H)

=====================================================================================
以前C61Y很多,仔细观察过C61Y的转向架,它是波兰进口的转向架,钢板焊接、整体结构,从上向下看他是个“日”字,类似机车的转向架,构造速度不详,但是在大同···沙城-------秦皇岛间运行,速度75--80km/h,运行起来,比国产的C61(后面带Y是波兰进口的,不带Y是国产的)平稳,车体晃动几乎没有,比国产车小的多。后来由于种种原因(不明,也许线路、也许超速,当时没有监控器),C61车底经常在京秦线上脱线,就一概封杀了他的速度。

从他的转向架看,很特别,我国在制造转向架的时候为什么借鉴呢?千篇一律的铸铁拼装结构。一旦脱线,转向架首先解体,四处横飞,面目全非。看过很多国外的铁路事故照片,很大程度上,转向架解体的少见。也就是说,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转向架才与车体(机车)分离,但是很多转向架还是一个整体。事故概率比我国就小的很多。我国的货车转向架,铸钢、拼装散件结构,有事它先解体,四处横飞,面目全非,别说万不得已才与车体分离,简直就是一个“叛徒”,有问题他首先跨了,扩大了事故后果。

回顾我国很多脱线事故,机车脱线远远少于货车车辆脱线,例如:限速25km/h的施工地段,超速通过,机车过去了,没事,后面车辆脱线了。先不提各自的构造速度,我认为很大程度就是转向架的结构的问题。机车的转向架是整体“日”字结构,不是像货车的铸钢、拼装、散件结构。

我在网上、线上也看到国产新型货车转向架(所谓高速,但没有标明),是钢板焊接整体、“日”字结构,虽然比机车转向架简单许多,但是也类似。线上会车这种转向架的车辆就是平稳不晃。但是很多都是企业自备车,地方企业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和你铁路订购高性能车底(关键是转向架),为你铁路运输保安全,增效益,铁路自身就不感觉到内疚吗?

铁路天天喊“安全”、“效益”、“增效”,应该从实处抓起,从点滴抓起。别简简单单的看一个转向架,能跑就行,安全和他密切相关。
2008-7-15 10:50:22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4楼 黄教授 的帖子

既然如此,美国的转向架为什么也采用三大件式的,而不改用整体构架的呢?
2008-7-16 09:45:12

使用道具 举报

c61y  是2tn转向架
2008-9-29 18:25:40

使用道具 举报

C61Y  总共订购了1500多辆 现在有1300多辆 在朝鲜境内跑

余下的200多辆 今年划到了沈局吉林车辆段 做为我门段的配属车

负责从延边那边运煤过来 刚刚接触这个车

不知道2TN型转向架的检查重点在那里  那位大大 知道 发一下哈~~!!
2008-10-5 21:15:36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