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中华之星”电动车组

18
回复
7324
查看
[ 复制链接 ]
“中华之星”电动车组是我国自行设计,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电动车组,设计时速为每小时270公里,满座能够承载726名旅客。2003年初,该电动车组在秦沈客运专线进行正线试验时曾创造了每小时321.5公里的“中国铁路第一速”。中国铁路第一速“中华之星”号列车外形酷似“鸭嘴兽”的双拱流线型机车头,列车密封性能良好,代表了目前国内的最高水平。

  “中华之星”高速列车是为京秦沈快速客运通道研制的主型列车,由TDB组织全国机车车辆制造工厂、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联合攻关共同研制,主机厂包括株洲电力机车厂、大同机车车辆厂、长春客车厂和四方机车车辆厂。该车采用了交直交传动技术、计算机网络控制技术等众多国际先进技术,体现了我国机车车辆制造技术的最高水平。“中华之星”目前有两辆机车,其中DJJ2-0001A由南车集团株洲电力机车厂生产,DJJ2-0001B由北车集团大同机车厂生产。两车使用同一图纸,因而基本上是完全一样的,只是由于各厂工艺条件不同,局部有细微差别。拖车分别由四方和长客生产。

  “中华之星”动车组的车头外形是根据空气动力原理设计,以减少空气阻力。我国“八五”以来,对高速列车动力学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包括风动实验、弹射实验、线路实验等,“中华之星”就是这些研究成果的具体体现。

  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1 列车型式

  列车采用交直交电力牵引,由分别编组在头部和尾部的两个动力车以前拉后推的方式推挽运行。

  2 列车组成

  列车由2辆动力车和9辆拖车组成,中间拖车包括2辆一等座车,6辆二等座车,1辆酒吧车。

  3 最高运营速度 270km/h

  最高试验速度 >; 300km/h

  4 轮周牵引功率 9600kW

  5 电制动功率 8800kW

  6 列车定员 ≥ 700人

  7 列车总重 约 678 t

  8 列车总长 约 280 m

  9 供电制式 单相工频交流,额定电压为25kV

  “中华之星”的前身是现在广深线运行的“蓝箭”号,都是以欧洲高速铁路技术模式为基础,属于动力集中型动车组。2000年,中国通过技贸结合和国际合作,引进国外核心技术部件----牵引变流器,完成了200km/h速度级的“蓝箭”电动车组,并在随后的正线试验中达到了236公里的时速,于2001年完成了8列动车组的生产,并正式投入广深线商业运营。“‘蓝箭’已累计安全运营1200多万公里,关键是为我国立项开始270km/h高速列车的研制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和试验数据。”刘友梅认为,这也说明中国已掌握和具备了200km/h级电动车组产业化的能力和条件。2000年初,经过专家的多次论证,TDB拿出270km/h高速列车产业化项目报告,并提交原国家计划委员会,当年下半年,国家计委以2458号文件正式批准立项,同时列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计划项目。该文件明确这是中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列车,并命名为“中华之星”。2001年4月,TDB下达“270km/h高速列车设计任务书”,确定了列车的总参数,由此拉开了“中华之星”自主研发的序幕。中国工程院院士、南车集团株洲电力机车厂高速研究所所长刘友梅被任命为该项目的总设计师。在TDB下达的设计任务书中,对“中华之星”的用途有很明确的说明:京沈快速客运通道主型列车,未来高速铁路的中短途高速列车和跨线快速列车。“中华之星”的立项明确是以“产业化”为目标,预计用两年左右时间,达到年生产15列“中华之星”的能力。

  按照规划,270km/h高速列车“中华之星”项目总投资1.3亿元人民币,其中国家拨款4000万元,TDB投资4000万元,企业推进,“中华之星”项目集中了当时国内铁路机车车辆制造和研发的最核心力量进行联合攻关。刘友梅告诉本刊,“中华之星”的研发工作集合了南、北车集团旗下的四大铁路机车车辆企业(株洲电力机车厂、大同机车厂、长春客车厂、四方机车车辆厂)、四大科研院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四方车辆研究所、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和两个高等院校(西南交通大学、中南大学),涉及设计开发人员多达几百号人。其中,株洲电力机车厂和大同机车厂分别负责研制一台动力车,长春客车厂负责研制4节拖车,四方机车车辆厂负责研制5节拖车。

  2001年8月,“中华之星”项目通过了技术设计审查,开始进入试制阶段。在随后一年多的试制阶段,四个主机厂制造的动力车和拖车分别在西南交通大学国家牵引动力重点实验室的滚动试验台上通过了330km/h、400 km/h速度的模拟动力学试验。

  2002年9月,“中华之星”动车组集结在位于北京东郊的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环行铁道试验基地,开始进行列车编组调试。试验期间,动力车头的各项功能测试完成,包括牵引、制动、电空联合制动等基本功能得到了验证,随后又完成了机车调试。

  当年11月,“中华之星”分别在北京环行铁道试验基地和秦沈客运专线上进行了高速综合性能试验。

  2002年11月27日,对于刘友梅来说是个难忘的日子。这一天,“中华之星”在秦沈客运专线的冲刺试验达到321.5公里的最高时速,创造了我国铁路试验速度的最高记录。

  从2003年1月起,“中华之星”开始在秦沈客运专线上进行线路运行考核。刘友梅告诉记者,截止到2004年12月,“中华之星”在秦沈客运专线累计运行53.6万公里,创造了目前中国铁路新型机车车辆试验运行考核里程最长、运行考核速度最高的纪录。期间虽然也出现过故障,但最终“经受了新产品最严格的试验和考核”。

  2005年初,“中华之星”在经历了53.6万公里的线路运行考核,两节动力车和9节拖车分别返回四大主机厂进行“解体拆检”,拆检后没有发现任何重大问题,可以确认整车和零部件状态良好。

  “这说明‘中华之星’是可靠的,研制是成功的。” 刘友梅说。

  如果没有后来发生的一些事情,或许“中华之星”今天已经顺利运行在更多的客运专线上,并按照最初的目标实现产业化。“这一切都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刘友梅说。作为技术专家,他深刻感受到了来自人治和行政权威背后的巨大压力。

  在2002年11月27日“中华之星”冲刺试验并创造了312.5公里最高时速的第二天,时任TDB部长傅志寰希望亲自上车试乘,体验“中华之星”的速度。当天,傅志寰还把几位副部长都带来了。

  按计划是9点钟正式试验,为稳妥起见,全体试验人员起了个大早,先在线路上跑了一趟,最高时速达到285公里。但恰在快回到基地前的17秒钟,安装在“中华之星”上的转向架故障诊断系统出现报警。列车回到基地,下车检查发现B动力车有一个根轴的托架轴承座冒烟。当时在场的南车、北车集团领导和技术人员都很着急,据说当时急得南车集团的副总工程师都钻到车下去检查。北车集团的领导更是着急,因为这节动车头是北车旗下的大同机车厂负责制造的。这套故障诊断系统原本用于诊断军用航空发动机的故障,由航空集团“608所”开发并转化民用。刘友梅赶快叫人上车去查看数据,发现轴承温度已经达到109摄氏度,完全超标,属于一级报警。随后用红外线测温计检查,轴承座温度也达到90多度。 但部长们都还等着登车,是继续试验还是立刻停止?在看完数据、分析完现场后,作为总设计师的刘友梅找来南北车的两位领导商议,他个人意见是接下来的试验应该停止,“因为已经列入一级报警了,应该相信这套系统,否则就会出大事故”。 随后,情况向傅志寰做了汇报,傅也决定取消接下来的试验。故障转向架被马上拉回大同厂解体,检查发现是进口轴承质量问题。在与国外制造商协调后,轴承得到退换。刘友梅告诉记者,到现在替换的轴承也没问题,“这也证明安装在‘中华之星’上的故障诊断系统是有效的”。“但这件事情却成为‘中华之星’安全性不可靠的最重要依据。TDB一些先生大做文章,否定‘中华之星’,说‘几位部长的命差点都要被中华之星报销了 ’。” 刘友梅很气愤,“我认为这恰恰说明‘中华之星’安全诊断保障系统很有效,能提升‘中华之星’的可靠性,就看你站在什么立场上去说了。” 随后在2003年9月19—20日长春召开的“高速动车组专家研讨会”上,“中华之星”被评价为“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在技术水平、产品成熟程度和可靠性等方面还存在较明显的差距”。这次会议已经明确要从国外引进200km/h动车组和300km/h以上高速动车组,但专家们在“建议综合”里仍强调,要进一步完善“中华之星”高速动车组的试验。(痛心,无语,愤慨)

  2005年7月11-12日,TDB主持召开“中华之星”阶段验收总结会,会上TDB对国家立项自主研发的高速列车在口头上表示了支持。“但实质上对‘中华之星’持全盘否定的态度。” 刘友梅认为,这次验收会刻意否决了“中华之星”项目从设计、研制、试验、运行考核的严格过程以及“中华之星”所具备的200km/h以上速度级技术能力的事实。

  2004年,在TDB200km/h动车组项目采购招标中,“中华之星”彻底出局。“中华之星”重蹈当年大飞机项目“运十”的覆辙。

  “这次验收会极大地伤害了我们科技人员的自信,也损害了政府部门的诚信形象。”刘友梅很痛心,但更关键的是,“‘中华之星’高速列车夭折了,中国刚刚自主建立起来的高速列车技术的系统集成平台被扼杀(这个词用得是恰当好处)了”。

  中华之星自2003年4月载客试运营,自2005年8月1日首次载客运营,每天沿秦沈客运专线往返沈阳北-山海关之间,车次为L517/8次,列车全程400公里用时仅3小时,这个时速对于“中华之星”来说只使用了一半的力气。

  2006年8月2日,中华之星完成了最后一次营运任务,成为一颗流星陨落在辽沈大地, 很是令人痛心。
2008-6-27 15:26:36
!怪不得老是没有他的消息!!
2008-6-27 20:15:36

使用道具 举报

2006年8月1日坐的L518,第二天就没了。
2008-7-8 17:02:39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然落土快两年了。
2008-7-11 13:14:18

使用道具 举报

谁在沈阳,一起去看呀,我今年1月份去看被抓了,前几天去看还在那里,我周一有时间
2008-7-11 13:53:34

使用道具 举报

我相信 在中国大地的高速铁路上  最终奔驰的还是我们的"中华之星"   这话先放在这  就象我曾经对朋友们说过中国轿车一样  你们不要看现在的奔驰宝马牛X一时  20年内 我们的国产红旗 定会飘扬在中国大地一样  中国的高速铁路上  一定要跑中国制造的凝聚中国智慧的高速列车   说明一点  我不是愤青  不是满腔热情的空喊口号  我们平时可能关注比较多的是体育 经济 军事 国家统一等"明星"问题   有多少人认真的了解和思考过我们国家的工业使?     工业  是一个国家的骨头 骨头不够硬 整个人就虚  为什么在满清的时候八国杂碎敢不远万里来冒犯我中华天威  为什么相当于中国一个省大小的日本 法国 德国这么能小母牛翻跟斗(牛X冲天)  和中国想好就好 说翻就翻  原因很简单 人家的骨头够硬  靠的就是工业   我们必须承认在工业和科技及创造力方面  我们还需要一些时间  还需有一段路要赶  这30年我们已经把世界吓了一跳  再干10-20年(不要幻想大跃进)  恐怕他们要以低廉的价格来和我们国产高品质的列车竞争了  那么 我们现在就处在这样一个黎明即将到来的时期  所以 对于有些事情 我们要换个思维 脑子"灵活"一点  当看到"神州N号"飞天 "嫦娥奔月"以后 我也是太希望国家各个行业都有个"跨越"     但是冷静一下想想  路还是要一步一步的走 嫌走太慢可以跑  但是不要想着飞过去  那会摔的很惨   关于中国高速列车与国外的技术合作  从好几年前媒体就大量报道了  这里面不可避免的牵扯到政治经济乃至国人情绪等等 等等的问题 从最后的结果看  我个人的理解是  我们的科技人员和政府部门是在绞尽脑汁的让我们的铁路工业跑的更快一些  我相信从科技人员到政府官员十有八九是忠实的爱国者  站的高度不同  看见的世界也不一样  他们肩负着民族和国家的重任 也承载着国人的期盼甚至误解  我想这一切等黎明的曙光洒满大地  太阳升起的时候 我们再来重读这段历史吧
2008-8-2 05:01:51

使用道具 举报

基础工业底子太薄,闭门造车肯定没戏,很难想象跟瘸子学走路、跟哑巴学说话是什么后果,所以敝人强烈支持中华之星回炉,或作为失败的标本展示。正像葛优在《大腕》里对所谓超强纠错影碟机厂商的台词“这样的民族工业趁早破产”,类似“我能行”的项目,浪费了大量科研经费和时间精力,乃至浪费感情。

开始时对引进动车组争议很大,但是现在运营情况证明了引进、吸收、再创新的路子是没错的。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东西,我们暂时制造不出来,只能也必须向人家学习。如今是个全球化的时代,极端民族主义不解决任何问题,中国人实在缺少开放、合作的大国民心态,何时能心平气和地对待外部的批评、自己的失败,什么时候也就有希望了。
2008-8-2 11:08:29

使用道具 举报

工业 工业  这个行业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太重要了 其中金属的冶炼锻造和电子通讯技术 是所有工业里面的重中之重  火箭卫星 舰船潜艇 飞机坦克 火车汽车 ......所有这些机械的品质都紧紧的依靠着这两项技术 必须承认 目前我们国家在这方面还差一些 所以 每当我们和国外公司谈判有关金属的冶炼锻造和电子通讯技术方面产品的合同时 都会很艰难   
      我看了一篇记录中国高铁技术引进的文章  那个文章很长 简单的说是这样  外方对中方说 我知道你们喜欢我们的产品  我知道你们自己在短时间内还做不出来  所以只要你出的价钱合适 我可以卖给你我们的产品包括技术   中方对外方说   我并不是要你们压箱底的技术 我只要我们需要的那部分  我们愿意出个好价钱  但是请不要漫天要价  我知道这对你们来说是个好机会  如果不成我们就找别人谈 那你们就一分钱也挣不到了   外方沉默思考  然后说 好了我们成交吧.......   这毕竟是能买回来的东西  有些东西是我们花多少钱也买不回来的  不是你张开双臂人家就一定会扑进你怀里   中国对美国说   我出一百亿美圆买你们的GPS系统技术和航空母舰技术 如果嫌钱少我可以给后面加个零  美国回答说  你把国家给我 你要的东西我白送.......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  科学技术和创造力永远是核心价值  有些东西是永远也买不到的   那么 我们就自己来吧  哪怕有千百次的失败  终将有成功的那一刻
2008-8-3 08:20:13

使用道具 举报

“一个人写党八股,如果只给自己看,那倒还不要紧。如果送给第二个人看,人数多了一倍,已属害人不浅。如果还要贴在墙上,或付油印,或登上报纸,或印成一本书,那问题可就大了,它就可以影响许多的人。而写党八股的人们,却总是想写给许多人看的。这就非加以揭穿,把它打倒不可。”
“要做对于这些东西的肃清工作和打扫工作,是不容易的。做起来必须得当,就是说,要好好地说理。如果说理说得好,说得恰当,那是会有效力的。说理的首先一个方法,就是重重地给患病者一个刺激,向他们大喝一声,说:‘你有病呀!’使患者为之一惊,出一身汗,然后好好地叫他们治疗。
“现在来分析一下党八股的坏处在什么地方。我们也仿照八股文章的笔法来一个‘八股’,以毒攻毒,就叫做八大罪状吧。
“党八股的第一条罪状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我们有些同志欢喜写长文章,但是没有什么内容,真是“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为什么一定要写得那么长,又那么空空洞洞的呢?只有一种解释,就是下决心不要群众看。因为长而且空,群众见了就摇头,哪里还肯看下去呢?只好去欺负幼稚的人,在他们中间散布坏影响,造成坏习惯。
“党八股的第二条罪状是:装腔作势,借以吓人。有些党八股,不只是空话连篇,而且装样子故意吓人,这里面包含着很坏的毒素。
“党八股的第三条罪状是:无的放矢,不看对象。
“党八股的第四条罪状是:语言无味,像个瘪三。上海人叫小瘪三的那批角色,也很像我们的党八股,干瘪得很,样子十分难看。如果一篇文章,一个演说,颠来倒去,总是那几个名词,一套‘学生腔’,没有一点生动活泼的语言,这岂不是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像个瘪三吗?
“党八股的第五条罪状是:甲乙丙丁,开中药铺。你们去看一看中药铺,那里的药柜子上有许多抽屉格子,每个格子上面贴着药名,当归、熟地、大黄、芒硝,应有尽有。这个方法,也被我们的同志学到了。写文章,做演说,著书,写报告,第一是大壹贰叁肆,第二是小一二三四,第三是甲乙丙丁,第四是子丑寅卯,还有大ABCD,小abcd,还有阿拉伯数字,多得很!幸亏古人和外国人替我们造好了这许多符号,使我们开起中药铺来毫不费力。一篇文章充满了这些符号,不提出问题,不分析问题,不解决问题,不表示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说来说去还是一个中药铺,没有什么真切的内容。
“党八股的第六条罪状是:不负责任,到处害人。上面所说的那些,一方面是由于幼稚而来,另一方面也是由于责任心不足而来的。
“第七条罪状是:流毒全党,妨害革命。第八条罪状是:传播出去,祸国殃民。这两条意义自明,无须多说。这就是说,党八股如不改革,如果听其发展下去,其结果之严重,可以闹到很坏的地步。党八股里面藏的是主观主义、宗派主义的毒物,这个毒物传播出去,是要害党害国的。上面这八条,就是我们申讨党八股的檄文。”

——毛泽东:《反对党八股》,1942年2月8日。

看起来某些同学应该好好学习一下这篇文章的精神了。
2008-8-3 21:47:52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9楼 黑鹰武士 的帖子

不错,此文是毛泽东在延安整风时为了整顿文风写的,光整顿文风不行。1942年不仅整顿了文风(《反对党八股》),还整顿了党风,即反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改造我们的学习》)。对于某些人来说,整顿党风的经验也是很值得学习的,强烈建议他们提高一下自己的水平。

附:《改造我们的学习》节选。

……其次说到学习国际的革命经验,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许多同志的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似乎并不是为了革命实践的需要,而是为了单纯的学习。所以虽然读了,但是消化不了。只会片面地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个别词句,而不会运用他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具体地研究中国的现状和中国的历史,具体地分析中国革命问题和解决中国革命问题。这种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是非常有害的,特别是对于中级以上的干部,害处更大。

  上面我说了三方面的情形:不注重研究现状,不注重研究历史,不注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应用。这些都是极坏的作风。这种作风传播出去,害了我们的许多同志。

  确实的,现在我们队伍中确有许多同志被这种作风带坏了。对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具体情况,不愿作系统的周密的调查和研究,仅仅根据一知半解,根据“想当然”,就在那里发号施令,这种主观主义的作风,不是还在许多同志中间存在着吗?

  对于自己的历史一点不懂,或懂得甚少,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特别重要的中国GCD的历史和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百年史,真正懂得的很少。近百年的经济史,近百年的政治史,近百年的军事史,近百年的文化史,简直还没有人认真动手去研究。有些人对于自己的东西既无知识,于是剩下了希腊和外国故事,也是可怜得很,从外国故纸堆中零星地检来的。……

    为了反复地说明这个意思,我想将两种互相对立的态度对照地讲一下。

  第一种:主观主义的态度。
  在这种态度下,就是对周围环境不作系统的周密的研究,单凭主观热情去工作,对于中国今天的面目若明若暗。在这种态度下,就是割断历史,只懂得希腊,不懂得中国,对于中国昨天和前天的面目漆黑一团。在这种态度下,就是抽象地无目的地去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不是为了要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策略问题而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那里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而是为了单纯地学理论而去学理论。不是有的放矢,而是无的放矢。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教导我们说:应当从客观存在着的实际事物出发,从其中引出规律,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为此目的,就要像马克思所说的详细地占有材料,加以科学的分析和综合的研究⑶。我们的许多人却是相反,不去这样做。其中许多人是做研究工作的,但是他们对于研究今天的中国和昨天的中国一概无兴趣,只把兴趣放在脱离实际的空洞的“理论”研究上。许多人是做实际工作的,他们也不注意客观情况的研究,往往单凭热情,把感想当政策。这两种人都凭主观,忽视客观实际事物的存在。或作讲演,则甲乙丙丁、一二三四的一大串;或作文章,则夸夸其谈的一大篇。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华而不实,脆而不坚。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钦差大臣”满天飞。这就是我们队伍中若干同志的作风。这种作风,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总之,这种反科学的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主观主义的方法,是GCD的大敌,是工人阶级的大敌,是人民的大敌,是民族的大敌,是党性不纯的一种表现。大敌当前,我们有打倒它的必要。只有打倒了主观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才会抬头,党性才会巩固,革命才会胜利。我们应当说,没有科学的态度,即没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统一的态度,就叫做没有党性,或叫做党性不完全。

  有一副对子,是替这种人画像的。那对子说: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对于没有科学态度的人,对于只知背诵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中的若干词句的人,对于徒有虚名并无实学的人,你们看,像不像?如果有人真正想诊治自己的毛病的话,我劝他把这副对子记下来;或者再勇敢一点,把它贴在自己房子里的墙壁上。马克思列宁主义是科学,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任何一点调皮都是不行的。我们还是老实一点吧!

第二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

  在这种态度下,就是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对周围环境作系统的周密的调查和研究。不是单凭热情去工作,而是如同斯大林所说的那样:把革命气概和实际精神结合起来⑷。在这种态度下,就是不要割断历史。不单是懂得希腊就行了,还要懂得中国;不但要懂得外国革命史,还要懂得中国革命史;不但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在这种态度下,就是要有目的地去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际运动结合起来,是为着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和策略问题而去从它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的。这种态度,就是有的放矢的态度。“的”就是中国革命,“矢”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我们中国GCD人所以要找这根“矢”,就是为了要射中国革命和东方革命这个“的”的。这种态度,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而要这样做,就须不凭主观想象,不凭一时的热情,不凭死的书本,而凭客观存在的事实,详细地占有材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这种结论,不是甲乙丙丁的现象罗列,也不是夸夸其谈的滥调文章,而是科学的结论。这种态度,有实事求是之意,无哗众取宠之心。这种态度,就是党性的表现,就是理论和实际统一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作风。这是一个GCD员起码应该具备的态度。如果有了这种态度,那就既不是“头重脚轻根底浅”,也不是“嘴尖皮厚腹中空”了。
2008-8-4 09:41:02

使用道具 举报

12下一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